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白新鑫 通讯员 张劲 鲍庆珍
在新疆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一片灰黄色的“海”上,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拔地而起,为“疆电入渝”工程注入强劲动能。8月13日3时44分,由国网山东电科院中实易通公司与新疆新能集团乌鲁木齐电力建设调试所(联合体)调试的“疆电入渝”配套电源项目华电新疆哈密2×1000兆瓦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机组各系统运行平稳,主要运行参数优良,正式移交生产。这标志着该项目成为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中第一个全面投产的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工程。该调试团队书写了戈壁滩上的一段“硬核”奋斗故事。
“三无”之境 迎难而上
华电新疆哈密电厂地处新疆天山北麓,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建设的疆电外送特高压第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的配套电源项目。这里年均8级以上大风达115天,冬季极限低温直逼零下28摄氏度,通常是“一年两场风,一次刮半年”。正是在这片“三无”之境中,该调试项目部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项目所在地“无边际、无遮蔽、无昼夜界限”,该调试团队初到时,便感受到戈壁滩的“无情”:沙尘暴来袭时,砂砾拍打窗棂的声响密集如机枪扫射;风沙渗入密封的房间,细如面粉的黄沙铺满地面;干燥的空气让鼻腔灼痛,轻微活动即唇裂出血;恒定的风啸声导致耳鸣,对讲机通话常被风声吞噬。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迎难而上,用智慧和汗水在戈壁滩上书写了电力调试的壮丽篇章。
“硬核”实力 完成挑战
盛达优配-盛达优配官网-网上配资APP-股票配资服务中心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