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193户750余人的用水困难现在全部解决了。”近日,在贵州省息烽县石硐镇木杉村供水管网项目全面竣工,在验收现场,石硐供水站长田明刚随机拧开村民余长发家的水龙头,清澈洁净的自来水哗哗流出,田明刚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田明刚入户查看群众用水情况。
“以前水管经常漏水,水压也不稳。”余长发回忆起过去的用水困境仍记忆犹新。今年春节期间,随着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村里用水需求激增,老化破损的管网让问题雪上加霜,漏损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不时停水的现象,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解决。
木杉村供水入户管网改造工程验收现场。
这一情况引起了田明刚的重视。在走访中,他注意到不少村民家中都备有大大小小的储水容器。“村民用水不方便,水费收缴自然困难,形成恶性循环。”田明刚立即将问题上报至镇有关部门。
“群众喝不上放心水,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了解到群众需求后,息烽县水务管理局及相关单位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木杉村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水源、管网、入户终端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排查发现,木杉村供水系统存在“先天不足”,水源不稳定,管网老化锈蚀严重。
2025年4月,木杉村供水入户管网改造工程启动建设。
为此,县水务管理局联合石硐镇、木杉村“两委”多次召开协调会,经多轮会商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双管齐下”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将西山水厂的供水管网延伸至木杉村,保障水源稳定;另一方面全面更新村内管网。木杉村人饮项目于今年4月启动,计划总投资40万元,铺设各口径供水管网26公里,安装水表280块。项目于近日顺利完工并验收,村民终于用上了“放心水”。
与石硐镇木杉村类似,温泉镇高潮村也曾长期面临“饮水难”问题。高潮村一直以来主要依赖西洋水厂供水,但由于水源点上沟水库受季节性水量变化影响,供水极不稳定,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受限,农田灌溉也难以保障。
为解决这一难题,息烽县水务管理局联合养龙司水务建设服务中心、温泉镇人民政府及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在温泉镇境内展开全面探勘,最终在“乔巴山”息烽磷矿矿洞发现新的补充水源。经过实地踏勘和技术论证,县水务管理局迅速实施应急供水工程,将乔巴山水源引入西洋水厂。目前,该工程已竣工投用,每天可为西洋水厂补充1200余立方米的水量,解决了水厂季节性缺水问题。目前,高潮村2000多名群众再也不用为用水发愁,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稳定保障。
不仅要让群众“有水喝”,还要让群众“喝好水”。永阳街道猫洞片区曾因新旧供水系统并存而面临水质隐患,旧系统依赖未经消毒处理的小型饮水工程,而新系统则由水质优良、水量充足的新萝水厂供水。然而,部分群众为节省水费,私自将新旧系统管网串接,导致供水互串、水质浑浊,影响饮水安全。
作人员开展水质检测。
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息烽县水务管理局多措并举保障猫洞片区1200余人的饮水安全。一方面,在入户管道上加装止回阀,防止旧系统水源回流污染新系统,确保水质纯净;另一方面,组织群众代表实地参观新萝水厂,通过讲解自来水净化工艺流程,增强群众的安全用水意识。此外,县水务管理局还优化供水服务,通过发放《致广大用水户的一封信》、张贴供水服务卡等方式,手把手指导村民线上缴纳水费,引导大家逐步弃用旧系统水源,全面接入安全可靠的新萝水厂供水。
如今,猫洞片区的群众真正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像这样的事例,在息烽还有很多。“要以优良作风破解民生难题,用管网延伸的长度、水质达标的精度、服务群众的温度来检验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成效。”息烽县水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刘孝萍介绍,在推动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工作中,县水务管理部门聚焦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中的问题短板,不断强化供水责任落实,提升农村供水品质,全面开展问题排查整改,持续夯实安全饮水基础。
截至目前,息烽已建成23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农村人口24.86万人,每个工程均明确了管护主体,落实管水员82名。2025年1-6月,息烽开展3599项(次)水质指标检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合格率均为100%。(图/文 杨学义、杨爽)
盛达优配-盛达优配官网-网上配资APP-股票配资服务中心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